《西游记》梗概 [第三十一回前]
目录
第一回——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#
东胜神州傲来国中有一座山,名叫“花果山”。这山上有一仙石,一日进裂,从中跳出一个石猴。这石猴很快便与众猴成为朋友。一日,众猴闲来无事,便去寻所居涧水源头,原是一处瀑布。那石猴自告奋勇,跳入瀑布之中,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名为“水帘洞”的石洞。因立此功,被众猴拜为王。
一段时日后,那石猴感叹“人”生无常,不得长寿。经一老猴指点,决心寻得“三者”以获长生不老之术。十余年后,石猴寻得菩提祖师,便拜为徒。祖师为日后方便,又因他是第十位到此,赐与他“孙悟空”为名。
第二回——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#
孙悟空当上了菩提的徒弟,一直干些微不足道的小事。一日,祖师登坛高坐,讲大道,悟空旁听,喜得他手舞足蹈。祖师问其由,悟空如实回答。祖师又问悟空愿学什么道,连问了“术”“流”“静”“动”之道,却因悟空一心只愿学习长生不老而一一拒绝。晚上,他来到祖师榻前,祖师这才同意教他长生妙道。后来,悟空又陆续学习了七十二般变化和“筋斗云”。一次,悟空因众人期待他的七十二变,变成了松树,却引起祖师不快,驱逐回到花果山。回到水帘洞时,得知水帘洞将被妖魔占据,便厮斗取胜,带回被摄去的众猴和物品。
第三回——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#
孙悟空与占山妖怪相斗,不仅取胜。还夺得一口大刀。只是这刀只有一把,若是他种来相杀,却无兵器。于是悟空来到傲来国,将国库内兵器尽皆带走,分给众猴。众猴都有兵器了,但是悟空这把刀还是不顺手,经众猴建议,来到东海龙宫,讨得如意金箍棒,又要了一身披挂,这才罢休。
孙悟空酒醉睡着,恰逢他阳寿该终,来到幽冥界。他大怒,勾掉了所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。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,请伏妖猴。玉帝用智,没有强伏他,而是决定将他招上天来,授予职位。
第四回——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#
孙悟空上了天,授予了“弱马温”一职。半个月过去,一天与同寮聊天,得知此官为末等,当机立断回到了花果山。玉帝发现悟空回到花果山,便让托塔天王与哪吒前来擒悟空。悟空丝毫不惧。二人被悟空打败。他们看到水帘洞前插着“齐天大圣”的旗子,便启奏玉帝此事。玉帝同意后,便叫金星再唤孙悟空上天。玉帝宣布了孙悟空“齐天大圣”的职位,还命建造一座“齐天大圣府”,供大圣居住。
第五回——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#
大圣上天后,无事可为,便整天整天游荡于天宫之中。一日早朝,有人建议给齐天大圣一件事管,以免再生事端。玉帝准奏,大圣便权管那蟠桃园。一天,大圣想尝那熟桃,就假说自己要少憩片时,连两三日,吃尽园中大桃。正值蟠桃大会,大圣得知自己没被邀请,便怒火中烧,喝光仙酒,又吃尽了太上老君葫芦里的金丹,逃回花果山。后来玉帝发现此事,大恼,命四大天王捉拿大圣处治。花果山瞬间围得水泄不通。众天神与大圣大战一整天,只拿得虎豹狼虫之类。花果山依旧严防死守,静待明日再战。
第六回——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#
菩萨来到蟠桃大会,只见荒荒凉凉、席面残乱。菩萨连忙询问玉帝。得知了前因后果,便请南海观音大徒弟惠岸行者,也叫木叉,前来助战。李天王同意了请求,就又是一场好斗。奈何大圣更胜一筹,二人只好回宫报告。观音又荐二郎神出战,太上老君在天观战。二郎神称“小圣”,悟空却称大圣,自然不服。两人一场唇枪舌战过后,便开始了正式交战。一开始,两人实力相当,三百余合,依旧不分胜负。随着二郎神变得身高万丈,两人的“变形拉据战”正式拉开帷幕。一天渐渐过去,胜负还是不知花落谁家。一直观战的太上老君丢下金钢套,大圣一不留神,被这金钢套打倒,两天的战斗终于分出胜负。
第七回——八卦炉中逃悟空 五行山下定心猿 #
玉帝传旨处死悟空,但因悟空吃得蟠桃仙丹,金钢之躯,无法伤得。太上老君将悟空带到兜率宫,置入八卦炉烧炼七七四十九天,老君刚想开炉取丹,悟空跳出丹炉,开始大闹天宫。众雷神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。惊动玉帝后,立刻派二圣去请如来收服悟空。如来和悟空打赌:若悟空能打出如来右手,便将天宫让与他。悟空爽快答应。但如来也不是吹牛。悟空翻了好几个筋斗云,始终出不去如来手掌。悟空赌败,却不相信,被如来一翻,压在五行山下。还命土地神用铁丸铜汁喂他。
第八回——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#
如来回到雷音宝刹,与众人讲述了降伏孙悟空的经过。约摸五百年后,一日,如来请众人共享“盂兰盆会”,并讨论了如何将真经传至东土。观音菩萨愿寻经人来取经,于是如来便给了菩萨五件宝贝,木叉同行。
师徒二人来到流沙河,从水波里跳出一个妖怪。斗了数合,妖怪问二人名,才突然醒悟,愿依正果。师徒二人正好交给了他保护取经人的任务,取名沙悟能。二人又来到福陵山,收伏了猪悟能和小白龙。最后,二人又来到了压住孙悟空的五行山下,他也愿依正果,二人遂将任务也给了他,只是要等取经人救他出来。
徒弟找好了,接下来就要找取经人了。
第九回——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术王拙计犯天条 #
长安城里有个名叫袁守诚的人,算卦最准,什么事都瞒不住他。泾河龙王十分愤怒,便化作白衣秀士,让他推算下雨时间和雨量,还打赌如果算错就要赶他出城。后来天庭降旨,要求龙王下雨,其时间和雨量都和袁守诚算的结果一模一样。龙王不服输,私改了下雨时间和雨量,触犯天条。袁守诚早已料到,龙王求他,他便让龙王去寻李世民。李世民虽承诺救他,但却被魏征于梦中杀死。
第十回——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#
唐太宗答应泾河龙王不让他被斩,于是下棋拖住魏征,没想到魏征睡梦中离魂而去,杀了龙王。龙王的魂魄生气了,睡上骚扰唐太宗不让她入睡,于是唤来秦叔宝和尉迟为他守门,一夜得以安度。龙王也不肯罢休,去地府告状要唐太宗对质。于是唐太宗将死。临死前魏征给了他一封信,让他死后去地府死找崔钰做判官,这样就会没事的。唐太宗死后便立刻去找了崔钰。崔钰一查生死簿发现他阳寿已尽,就给他多添了三十年。一路上回去,唐太宗看到许多鬼魂,于是借钱救了他们,才离开了枉死城。
第十一回——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璃正空门 #
判官把唐太宗道送到超生贵道门,告诉他只要从善,就可享太平之庆。唐大宗回到阳间后,服了许多定魂安神药,喝了好几次粥,一夜稳睡。第二天,唐太宗给阎王敬送瓜果,待刘全回到家中妻子因聚。唐太宗宣布大赦天下,严禁毁僧谤佛。一次谈话,太宗意外发现相良是个善良长者。太宗召集多官,准备举办“水陆大会”,需要一位主持。众人推举玄奘法师。唐太宗依照众人让陈玄奘做了主持,于是四十九天的水陆大会开始。
第十二回——玄笑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像化金蝉 #
菩萨按照如来佛的要求,来寻取经人,一路上没遇到真正有德行的人。听说太宗宣扬善果,举办“水陆大会”,菩萨和木叉变成了疥癞游僧,以七千两银子卖袈裟锡杖。路上遇到萧瑀,他知道这是好物。菩萨还告诉他如果谁有德有行,可以直接送他。萧瑀听后,带领菩萨入朝,见了太宗。菩萨得知玄奘有德有行,太宗也愿高价买下,便毫不犹豫地送给了他。
第二天水陆大会,菩萨想看看自己是否选对了人,和玄奘说了“大乘教法”的妙处。玄奘听后答应前往西天求取此经。太宗给玄奘赐号“三藏”。
第十三回——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叉岭伯钦留僧 #
三藏离去,取经之路正式开启。双叉岭,是三藏初出长安的第一难。三藏和两个随行者掉入虎穴,两个随行者全部被魔王吃掉,三藏则被太白金星救下。三藏只好自己单独牵马前行。不料又遇到了老虎猛蛇,只好听天由命。所幸再次被刘伯钦救下,可惜那马死在路上。刘伯钦一家想款待三藏一顿饱饭,奈何三藏不吃荤,添了许多麻烦。当晚,三藏无意为刘伯钦的父亲超度了亡灵,消了罪业,托梦给刘伯钦三口,让他们感谢三藏。刘伯钦一路将三藏送到两界山,再不能送。正分别之际,悟空喊了一声。
第十四回——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#
两界山,原名五行山,正是曾经压住悟空的那座山。二人交流一会,三藏得知悟空是他的徒弟,便揭掉了如来的压帖。救出悟空。三藏又给他取了个混名叫行者,称孙行者。路上遇到老虎,直接被悟空打死,把虎皮做成了衣服。行者给三藏说了自己有何本领,让三藏放心不少。第二天,他们在路上又遇到六个劫匪,把劫匪都打死了。三藏说他滥杀无辜,行者听不得劝,自己走了。路上观音得知此事,便给了三藏金箍,又教给他了紧箍咒用来管住悟空。悟空被龙王所劝,回到三藏身边时,三藏骗他戴上金箍,又念紧箍,搞得悟空头痛难忍。这样,三藏也有了管住悟空的能力。
第十五回——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#
师徒二人西进,到了蛇盘山。三藏的马匹突然被小白龙吞食。三藏见悟空寻不到马,又怕悟空去战斗不保自己,哭出来了。悟空当然不甘心,让同行的神祗护住三藏,自己与龙开战。可惜好几招都无法要回白马。毕竟已吃下肚的东西哪能再吐出来?后来,悟空从土地神那里得知这个小白龙就是菩萨寻同行者时寻的坐骑,便去找观音菩萨。小白龙看到菩萨来了,怎敢不见。被菩萨变作了白马,当晚,三藏来到一户人家,是菩萨安排给三藏的住处和鞍辔。
第十六回——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#
师徒二人来到观音院,那院主见三藏的袈裟是好物,口中说借,实则打算有借无还。夜里烧死师徒二人,将袈裟占为己有。但被悟空听到这诡计,便向天王借来辟火罩,护住三藏,再趁放火之际,一吹风吹得满院是火。不料火太大,惊动了旁边黑风山一个妖精,趁乱拿走了袈裟。第二天一早。悟空来要袈裟。老和尚弄巧成拙,自杀了,悟空怎么找也找不到袈裟。这时,一个告诉悟空可能是被黑风山的妖精拿去了,悟空便当机立断,去黑风山寻那袈裟。
第十七回——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#
行者来到黑风山,听得草坡前有人言语。原来是三个妖魔:一条黑汉、一个道人和一个白衣秀士。行者听得他们谈开“佛衣会”,想必就是他的袈裟,抡棒就打,可惜只打死白衣秀土蛇精。行者来到黑风洞前,与黑汉大战数合,不分胜负。下午,悟空在洞外打死一个送信的小妖,变成了信中所说“金池长老”。奈何交谈间,一小妖发现并报告了打死的小妖,此方法又失败了。
最终,还是请来观音菩萨。观音变为道士,劝黑汉服下悟空变的仙丹。黑汉被悟空打得实在疼痛难忍,交出袈裟皈依佛山。
第十八回——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大圣除魔 #
行者取回袈裟,观音院众僧大摆宴席为三藏送行。几天后,师徒二人来到高老庄,得知一位高太公家的女儿嫁给了一个妖精,他正出去再寻法师降妖,以前的法师都没有成功。行者听了,决定帮助他们。
师徒二人见了太公,了解了更详细的经过:太公原有三个女儿,两个嫁给本庄的男子;另一个原想待在家中,招女婿招来了个妖精,成了猪样。
行者先将太公女儿救出,自己再变作太公女儿模样,骗那猪妖。行者与猪妖交谈甚久。行者问他怕不怕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,猪妖害怕了,行者便现出原形,赶去捉妖。
第十九回——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#
那猪妖逃回云栈洞,悟空自然不肯罢休,他两个一直打到天亮,猪妖实在不能敌,同洞了,悟空也报与三藏。悟空第二次来到山上,直接把门打个粉碎。猪妖自报家门,问悟空为何到此,悟空告之取经一事,猪妖便立刻放弃战斗,因为他便是菩萨劝善、共保取经人的徒弟之一。悟空让这猪妖烧了住处,才带他去见三藏。他原已有法名“猪悟能”,三藏又因他不吃五荤三厌,又取名八戒,这便是二徒弟“猪八戒”。
师徒来到浮屠山。遇一神师,教给了三藏《多心经》,说在危难时念诵,可以护身。
第二十回——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#
师徒三人来到一户人家,那人家以貌取人,尤其厌烦八戒,八戒只好尽力遮掩了一番。第二天,师徒三人继续前行,来到了黄风岭。听风便知,此山甚恶。正说话间,山坡下跳出一只猛虎,八戒想助悟空一臂之力,奈何那猛虎使一个金蝉脱壳之计,把三藏捉去。可怜那三藏只顾念《多心经》,也不躲,摄将去了。
二人发现师父被捉去,立刻入山找寻,来到黄风洞前。那虎妖和悟空大战几十回合,不敌悟空,被八戒一钯钯死。
第二十一回——护教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 #
二人谋定计策,便到洞前叫骂。那老妖出洞,和悟空一场好杀。二人打杀数十回合,不分胜负,悟空用毫毛变出无数小猴,那老妖也吹起黄风,把悟空眼睛吹坏,只好败退。
二人继续前行,来到一户由暗保三藏的天神变作的人家中借宿,还治好了眼睛,眼药自然是天神特地送来的。治好了眼睛,悟空变作蚊子打探消息,得知妖怪害怕灵吉菩萨,便请了来。在灵吉菩萨的帮助下救出了三藏。这便是取经第五难。
第二十二回——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#
师徒三人继续前行,又过数月,来到了流沙河。一妖精从河中跳出,便抢三藏。悟空护住三藏,八戒和那妖怪交战数十回合,被悟空一棒打回水中,不再出来。第二次,二人想必那妖知道些过河的方法,便主动出击,八戒和他又打了数十回合,被悟空一棒再次钻入水中。第二天,二人和那妖又战一次,最终无果,只好向菩萨求助。观音菩萨让木叉和悟空同去。木叉到后,从流沙河中唤出悟净,见了唐僧。引其拜师后,悟净将颈下骷髅取下,变作法船渡三藏过河。
第二十三回——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#
四人过河后,继续西行。一天,四人来到一户人家,悟空看出这是佛仙点化,但没有说出来。户主接见四人后,便提出招为女婿的请求。说自己身财万贯,田地上千顷,牲畜成万头。三藏如发呆一般,毫不动心。唯独猪八戒动了心,借说放马,去寻妇人说明自己同意留下。悟空一直跟着,报告师父此事。随后听八戒被带到后堂成亲。先是“撞天婚”,碰谁就和谁成亲,一番下来谁也没碰到。又让八戒随机选一件三个女儿织的衣服,穿上谁的和谁成亲,结果八戒一穿上,衣服就变作绳子把八戒捆了起来。
第二天,房子消失不见,大家都得知是菩萨变化。
第二十四回——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#
师徒三人救下了八戒,继续西行。又过多时,师徒来到了万寿山五庄观。这里有一棵人参树,一万年只结30个果,但这果有缘者无论吃还是闻,都能长寿。师徒到时果实正好成熟。
镇元大仙让清风和明月接待三藏,允许给三藏吃两个人参果。三人趁徒弟不在时给三藏端上了两个人参果,可人参果长得像小孩,三藏坚决不吃,二人只好分吃了。八戒听到了谈话,让悟空去偷。悟空不小心浪费了一个,又摘下三个各自分吃。他们的谈话也被清风和明月听到了,清点果子后发现被盗,便回头怒斥三藏,三藏便叫徒弟过来自首。
第二十五回——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#
三藏劝徒弟说出实话,悟空述实,二仙童见认对了人,骂得更狠。悟空生气,使个计,留下假身,真身径去推倒了人参树。二仙童再去查看,发现树被推倒,怕没法和师父交待,将他们骗入房中锁住。夜深,悟空使个解锁法开了锁,师徒连夜离开五庄观,悟空还给二仙童扔了个瞌睡虫。可惜第二天一早,大仙便回来了,叫醒二仙童,得知人参树被毁,当即立断捉回师徒。被大仙严刑拷打,都被悟空一个撑下。夜晚逃走又被捉回。命令下锅油炸,又被悟空使计砸穿。
第二十六回——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 #
镇元大仙实在没招除掉师徒,悟空不救活人参树也就不可能离开。最终,还是悟空妥协了。悟空要去找方,三藏要求悟空三天内回来,镇元大仙也答应照顾好三藏。悟空先去找三星,可三星无方,但同意帮悟空延缓时间。三藏见了天仙三星,当然同意了。悟空又去找帝君和九老,俱无方,只留下喝了一杯就走了。最后去找菩萨,果然有方。菩萨救活人参树,大仙把果子敲下十个,请众人欢食,和悟空结为兄弟。
第二十七回——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#
一日,师徒来到一座大山,四处妖气。三藏让悟空去化斋,不料一妖精变化美女模样来骗唐僧,好在悟空提前回来,对妖怪举棒便打。妖怪留一个尸首,自己化青烟跑掉了。唐僧见了尸首,自然怪悟空作恶。后来,那妖怪又变作老婆婆和老头,来骗唐僧,都被悟空一识破。但在三藏眼中,悟空打杀了三个凡人,强行要求悟空离开。悟空推不得,拜了三藏,又吩咐沙僧和八戒,自径去了。
第二十八回——花果山聚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#
悟空回到花果山,得知有猎人要来抓他们,心中大怒,杀了许多猎户,和众猴逍遥去了。唐僧师徒又行,让八戒去化斋,结果他半路睡下,多时不回。沙僧只好去寻八戒。这下,三藏可自由了,不小心来到妖怪堂前,被妖怪捉去。沙僧寻得八戒,想报与唐僧,却发现不见了师父。好不容易寻到三藏。想救?又是一场好杀。
第二十九回——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#
八戒和沙僧在外和妖精大战,唐僧在洞内哭泣,遇到一位妇人。她想让唐僧送一封信给她的父王。唐僧同意了,妇人解下唐僧身上的绳子,又让老妖放了唐僧。老妖同意了,师徒三人便加速赶往宝象国——妇人父王的国度。
三人到了宝象国,见了父王,倒换文牒,又让父王看了书信。父王请求他们救出那妇人(他的女儿),八戒爽快地答应了。可回到老妖洞中,八戒和沙僧打不过那妖,八戒独自跑了,沙僧不敌,被老妖抓住。
第三十回——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#
那怪捉了沙僧,想是公主有书信去,便审沙僧。沙僧倒聪明,不说书信一事,救回局面。奈何那怪想见见“岳父”,变作美男子,来到宝象国。因想除掉唐僧,花言巧语骗了国王,又把唐僧变作老虎。半夜时分,那怪喝醉了,现了本相,教王国上下不得太平,都传“唐僧是个虎精”。这话被白龙马听了,去战那怪,可不但战败,腿上还受了伤。这时,八戒回来了。白龙马把八戒怒斥一顿后,让他去请孙悟空。
八戒到了花果山,请不动悟空,边走边骂,被众猴又捉了回来。
第三十一回——猪八戒义识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#
孙悟空再三审问,八戒终于将实情告诉了他。又使个激将法,让孙悟空大怒,随八戒去降妖。路上还净身,怕师父说他身上有妖气。到了妖洞,悟空让八戒和沙僧抓那怪两个孩子去引妖来战。一番打斗下来,把妖怪打得无影无踪。去天上一查,得知那妖是奎星。玉帝便和悟空共下凡间,共同降妖。三人带公主回到宝象国,把唐僧变回本相。国王大开东阁,师徒继续西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