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旦联欢会发现的问题
我们的联欢会只有不到3天的准备时间,因此在联欢会准备时,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。这里列举出来供大家避坑。
视频录制
手机是我们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用到的电子产品,它集成了通讯、相机、存储、扬声器等等功能。因此我们并不仅仅用手机来打电话,还用来玩游戏、聊天、拍照等等“升级功能”。因此手机也成为我们记录生活的重要设备。在这样一个手机摄像头不断升级,存储容量如同硬盘的时代,很多手机相机应用的视频录制还是使用1080P+30FPS。不是说这种格式不好,只是它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现在的需求。接下来我们一点点解释为什么。
什么是视频格式?
视频格式有两种意思:分辨率、帧率和后缀名。
分辨率就是我们看视频时常说的1080P、720P等。我们知道视频都是由多张连续播放的图片构成的,图片又是由许多单色像素构成的。分辨率就是连续播放的图片的像素数,1080P意味着视频中每一张图片的宽有多少像素。严格意义上来说,1080P意味着视频一共有1080×2160=2332800个像素;对于常见的16∶9视频比,1080P意味着1080×1920=2073600个像素。目前对于手机来说,最高的分辨率是4K。
接下来是帧率。帧率是指视频每秒钟播放的图片张数,这个值决定了视频每秒钟播放的图片张数。常见的如30FPS、60FPS,FPS就是Frame Per Second的缩写[大概吧],30FPS指每秒钟播放30张图片,60FPS指每秒钟播放60张图片。
最后是后缀名。它是为了指定视频的编码方式。需要注意的是:修改后缀名并不会更改文件本身,比如将xxx.mp4
文件改为xxx.txt
并用文本编辑器打开,程序会提示无法打开或打开文件后为乱码。因此,后缀名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知道用什么程序能够打开这个文件。不同后缀名(编码)的视频之间可以相互转化,但是这么做需要大量使用CPU,并且需要特定软件,转换之后的视频各类参数有可能(不是一定)会发生变化。如果你所录制的视频需要发送给别人查看,那么最好事先转换为.mp4
格式再发送。
播放视频需要不同的硬件和软件。对于分辨率和帧率来说,你的电脑显示器(或手机屏幕)需要支持如此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(可以理解为电脑能播放的最大视频帧率),并且有足够强大的CPU进行解码。尽管不满足以上条件视频也能播放,但是视频本身会被显示器压缩,或者因为CPU不够强大而掉帧(但这几乎不可能)。如果因为视频编码问题导致无法播放,那么你可以上网查找支持播放.xxx
格式的视频播放器。什么后缀名需要什么播放器不在本文章讨论范围内,请自己慢慢积累。
那么,分辨率和帧率越高越好吗?
不一定。如同上文所说,越高的分辨率或帧率需要越好的显示器,视频再清晰别人也可能看不到。即使你不担心视频会被压缩,高分辨率和帧率会导致视频文件过大,传输非常麻烦。如果你已经这么做了,那么奶牛快传(最大2GB文件)和Wormhole(最大10GB文件传输,发送方和接收方同时在线则文件大小没有限制)也许可以帮到你。综上所述,我的建议是使用1080P+60FPS,比较清晰文件也不大,是比较主流的视频格式。
投屏
我们的联欢会用到了PPT,为了观感,我们决定通过自己带的笔记本电脑投屏播放PPT,以便控制PPT的播放。但是我们的教学机使用的是投影仪+音箱,教学机上给的“HDMI输入”插口没有作用,但我还是希望聊一聊我们在准备时遇到问题。
什么途径?
投屏分为有线投屏和无线投屏两种。首先说无线,无线投屏的要求是电脑和大屏在同一Wi-Fi下,这一点在学校是做不到的;如果用移动网络投屏,那么不仅有延迟,清晰度不高,还会大额消耗流量,非常不划算(甚至有些学校的教学机不支持无线网络接入)。如果我们逆用远程控制软件呢?它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。因为无线投屏只有一个桌面,而如果要达到搜歌并播放+播放PPT就需要至少2个不同的桌面。
那么就只有有线投屏这一种方案了。
怎么投?
很简单,用HDMI或者VGA线连接起来就好了。
……真的那么简单吗?显然不是。
首先我们要明白HDMI和VGA分别是什么。
HDMI是常用的音视频传输线,你可以在家里的电视或电脑上找到它(太旧的电视或电脑找不到)。它大致长这样:
VGA是常用的视频传输线,你可以在投影仪上找到它。它大致长这样:
HDMI和VGA可以相互转化,但是因为VGA的特性,转化出的内容没有音频,需要单独连接音频线到音箱。这样就太麻烦了,也不好看。所以,如果你的学校教学机是显示屏而不是投影仪,应该会有一个HDMI输入口,对照上图确认;如果是投影仪,那么建议你先找到音箱和投影仪的输入口,并购买对应的转接线。
如果你都检查好了,就可以准备将电脑带去了。如果老师同意,你可以提前把电脑带去学校进行调试,以免意外发生。因为我们失败的原因就是没有事先尝试连接(
祝各位元旦联欢会玩得开心。